2019年,经济寒冬仍未“解锁”。一级市场的创业投资,依然延续2018年的平淡无奇,春风吹不起一丝波澜。上半年,科创板的推出挑动了一下创投机构沉寂多时的神经。下半年,整个创投圈又继续埋头练功磨刀,期待月见花开。而这,应该才是投资的本真。
2019年的创投圈,或许可以这么总结:政策平平、资金紧张、出手谨慎、聚焦头部、投向互联网、布局大产融。回望2019年,告别喧嚣,回归投资的本真,顺着时间脉络,证券时报记者梳理了创投圈的一些重要剪影。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香港、澳门和广东省9个城市共同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在接下来的发展任务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再度掀起了市场资金对大湾区投资机会的关注。从基金投资环节来看,一是通过制度建设,拓展粤港澳创新创业以及就业互联互通,为VC/PE强化早期投资提供了新的通道和选择。二是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也是向多重产业释放利好信号。而从利好投资收益的角度,香港证券市场将吸引更多内地投资机构的目光,退出渠道将被进一步拓宽。
点评:利好政策无疑从顶层设计上为创业投资搭建了一个宽松便利的环境,也蕴藏着许多未来的商机。可是从政策传导到市场,仍需很长一段时间。站在投资的角度,无论政策环境如何,市场的大门永远都向有心者、有力者打开,投资机构需要的是苦练内功,而不是追捧概念和风口。
科创板推出
点评:在当前募资难和退出难的双重夹击下,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创投机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科创板的横空出世,一定程度上给创投机构指明了探索的方向。科创板的推出,让更多的资本聚焦于技术推动型的创新企业,这在投资界将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但硬科技也并非人人能碰,机构只有认清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才能在这高精尖的投资里运筹帷幄,成熟的投资机构不应跟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变化很快,如果仅仅围绕市场的变化去改变,遇到风浪就会猝不及防,而且容易在市场中丧失竞争力,因此要以不变应万变。毕竟,科创板只是投资退出的其中一条路,能走到科创板的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企业会通过其他方式退出。
募资上演“冰与火”之歌
点评:资管新规的确对创投募资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事实上,募资难的根本还在于基金没能给投资人带来预期收益,不能创造绝对收益,因此出色的投资眼光和投资能力,以及优异的投资回报是让LP放心把钱交给基金的关键因素。在当下复杂的经济环境里,募资问题更加像一个筛子,具备专业投资能力的GP能募资成功,而在资本过剩时期被“吹肥”的GP也该到了出清的时候了。
创投基金和政府产业基金嵌套豁免
点评:或许正如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的那样,此政策是对存量和过渡期的豁免,而非针对过渡期后的增量豁免,暂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创投基金的募资难题。但这个文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了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传达出国家鼓励早期投资、鼓励长期投资、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投资的信号,从长远来看,对投资无疑是利好的。
WeWork上市夭折
点评:在流动性泛滥的年代,资本或许有点盲目,但大潮退去,资本肯定会展现出无情残酷的本性。国外的WeWork也好,国内的小黄车OFO也罢,一级市场投资者们已经开始清醒过来,手起刀落,斩断没有希望的投资,这是一场资本市场的“刮骨疗伤”,PPT融资时代彻底终结,真正能出成果有市场的企业才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