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在政策、资本、人才的助力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也成为全球最具有潜力的市场之一。
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不断扑腾着翅膀,原本不为人熟知的医疗行业渐渐走到了公众的视野中心。在呼吸机成为“救命神器”的当下,医疗器械行业尤为受人关注。
一、医疗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医疗器械产业是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科研及工业水平的体现。
医疗器械的分类包括如下:
① 无源接触人体器械:液体输送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侵入器械、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其他无源接触人体器械。
② 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护理器械、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器械、其他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③ 有源接触人体器械: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液体输送器械、电离辐射器械、植入器械、其他有源接触人体器械。
④ 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独立软件、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设备、其他有源非接触人体器。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从2006年的43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19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50%。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迎来黄金十年,到2025年行业年销售额将超过120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速超过10%。
2019年医疗器械行业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市场份额
二、疫情催化
疫情对于医疗器械的催化作用毋庸置疑,其影响分为短期和长期:
短期来看,防护消杀产品供不应求。
春节后各地相继出台复工方案,随着各地陆续复工所带来的防控压力加大,消杀防护耗材短期需求只会增不会减。加之国外新冠疫情蔓延,多国防护用品发生短缺,在全球防控形势紧张的前提下,消杀防护用品的供需矛盾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4月份整体复工后,国内生产的口罩或可满足国内日常使用,并能出口到国外,解决外国医疗防护用品的短缺问题。
中长期而言,新基建补医疗设备投入短板新基建补短板,医疗器械板块受益医疗投入增加。
医疗器械云集的ICU病房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投入增加将利好大型仪器、生命支持设备,POCT检测等细分行业。上周末的中央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会议强调,要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加快发展。我们认为医疗器械板块受益国家加大对医疗建设的投入。
此外完善分级诊疗体系,IVD行业和第三方医学检测迎来新机会。体外诊断(IVD)行业发展也可以从技术上解决临床病例筛查资源不足的问题。
公众卫生防护观念将提升防护类医用耗材使用频率。比如疫情过后口罩等消杀防护用品需求频率会较疫情期间下降,但经过此次疫情之后口罩等日常防护用品使用习惯将得到强化,卫生防护用品使用频率将提升。
总结一下:业内不少投资机构把医疗设备作为贯穿全年的一个战略性的投资的板块,主要的理由也是基于海外疫情的持续以及国内医院的新的建设周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预计医疗这个行业全年都维持这样一个高景气的状态。
中国在常规的医疗设备上面,正承担着供应全球的工作。另外一方面,高层会议不断强调的要加快医疗设备的发展,补齐国内的高端医疗设备的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端医疗设备的自主可控。
加之本次疫情可能会加强政府对于基层医疗资源和防疫卫生系统的建设,尤其是对加强医院的基础硬件方面的改善,小花生认为在医疗设备,在基层的医疗建设的新周期里,可能会迎来一个黄金的发展机遇。
三、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产品
为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发展,提升国产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打破进口企业在高端器械领域的垄断地位,近年来国家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的政策密集出台。预计未来3-5年,会有一大批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问世。
国内医疗器械有两种研发模式,一种是仿制进口器械,或在其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另一种是自主创新的微创新类产品,国内市场先前并没有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替代之外的投资逻辑,通过国内企业从零开始进行学术推广和市场教育,逐步提升产品的渗透率。例如在众多外资巨头林立的高端市场,血液灌流是少数由内资企业掌握高端核心技术的领域,行业龙头健帆生物的血液灌流器维持十几年80%以上的市占率,其核心专利和技术主要通过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独家受让获得。
四、投资机会
① 安图生物:打造平台化企业
公司采用“技术+产品线+渠道”全方位发展模式,坚持仪器和试剂共同发展,产品到平台逐渐转变。
目前,安图生物涵盖免疫检测、微生物检测、生化检测等领域,能够为医学实验室提供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整体服务。公司与日本合作推出的流水线产品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新产品,叠加公司灵活的市场策略,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1)仪器测速高:公司流水线产品可以对接代理的佳能2000速的高速生化仪,以及公司自产的200速化学发光仪,两者的测速在市场上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保证了流水线的通量优势。
2)投放门槛低:外资流水线产品在投放时对试剂采购量的要求较高,以基础的流水线配置为例,外资的投放门槛在每年500万以上,部分三级医院和绝大多数二级医院均无法达到。公司可以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降低投放门槛,增加潜在客户。
3)生化免疫一管血:由于生化检测容易对样本造成污染,目前大多数产品采用先免疫后生化或提前分杯的方式,但是免疫检测的测速一般大幅落后于生化,从而影响整体速度。公司代理的佳能生化仪交叉污染率最低,可以实现同一管血先生化后免疫。
② 鱼跃医疗: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品牌及渠道优势突出
鱼跃医疗在家用医疗器械板块深耕多年,在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扩张下,公司从最初的个别产品发展成为家用器械产品线全面、品牌影响力显著的家用医疗器械平台。
公司在家用医疗健康领域,聚焦呼吸系统、心血管、内分泌三大病种开拓产品市场,同时以专业的临床医学为基础,研制以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质为目的生活用品。
公司通过外延收购拓展临床产品线,公司国内先后收购苏州医疗用品厂、上械集团、上海中优医药,为国内中医器械、手术器械、消毒感控细分领域的龙头,收购后加强整合,上械、中优的院外渠道与鱼跃OTC渠道有协同作用,2019年苏州医疗用品厂预计突破3亿元的销售额,上械集团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③ 万东医疗:医学影像服务平台
万东医疗为国内医学影像龙头。在完成最初的技术和产品积累之后,公司逐步向下游医学影像服务领域拓展,将自有设备和服务紧密绑定,从设备供应商向医学影像服务平台型公司发展。
公司下属控股公司建立的万里云医学影像平台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响平台之一,万里云依托阿里健康、万东医疗、鱼跃集团和美年大健康的平台优势,构建医学影像大数据云平台,提供远程医学影像服务以及影像云技术服务,建设运营线下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并提供与该服务和运营相关的技术开发、推广、咨询服务。
通过在服务领域的布局,可以和终端客户产生最紧密的联系,获取用户资源和数据,从而为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差异化的服务。
万里云远程影像诊断平台线上线下布局稳步推进,线上签约超过4000家医院,上传量每天超过5万张,2018年预计实现1000万阅片量,肺部CT的AI诊断技术已经开始测试应用,未来将极大提高诊断效率和诊断准确率。
其他医疗器械公司,简要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