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核网主办的“2023年度中国核领域十大进展”评选活动自上线以来,吸引了核能领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本次活动邀请了领域专家与资深行业记者等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公众投票和评委会打分加权成绩,最终结果已重磅出炉!
这些成绩体现了核领域的蓬勃发展,核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国家在核领域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展示了以科技创新驱动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让我们通过最终揭晓的榜单,一起回顾过去一年的这些成绩!
NO.1
国务院核准10台核电机组
核电迎来新一轮加速发展
NO.2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12月6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NO.3
国产高端医疗装备新突破
肿瘤精准放疗利器“麒麟刀”全线上市
8月23日,凤麟核中科超精自主研发的“麒麟刀“医用直线加速器KylinRay-MELAC获批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此次产品上市标志着凤麟核”麒麟刀”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系统五大系列产品全线上市,打破了高端放疗技术”卡脖子"局面,实现了民族自主高端放疗品牌新的突破。
NO.4
我国成功研制国际首款核辐射探测芯片
NO.5
在建核电机组居全球第一
2035年核能发电量占比将达到10%
1月11日,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4台,在建核电机组23台,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居全球第一。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将进一步加快增长,发电量将大幅增加;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核电产业或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NO.6
我国首台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专用装置一60MeV质子加速器建成出束
8月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60MeV(兆电子伏) 质子加速器建成出束,首次成功储存、加速、慢引出质子到实验终端。该装置基于重大基础前沿研究需求研发,将填补我国空间辐射效应试验能力缺项,成为承载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国产宇航元器件发展的重要试验平台。
NO.7
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在山东投运
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海阳核电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了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将核能零碳供热的海阳方案有效复制到乳山,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元。实现了核能零碳供热的创新式跨越式发展,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NO.8
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1月30日,由中辐院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ISO 24390:2023《核设施产生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放射性表征方法学》正式发布,该标准是由我国在放射性废物管理领域编制发布的首个ISO国际标准,是中辐院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国际一流”院所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放射性废物治理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NO.9
中国联合球形托卡马克2号(SUNIST-2)建成并首次放电
7月16日,清华大学新概念磁约束核聚变探索装置——中国联合球形托卡马克2号(SUNIST-2)建成并首次放电。SUNIST-2将主要用于探索磁重联高效加热等离子体的新物理和新技术,开发新的等离子体控制手段以形成水滴、双环和负三角等位形,评估磁场达到1特斯拉量级时球形托卡马克的等离子体性能。这些研究将为清华大学自主创新的磁约束聚变能开发路线提供有力的支持。
NO.10
我国首次获得公斤级钼同位素
改变长期完全依赖进口局面
10月25日,中核集团核理化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首次获得公斤级丰度99%钼-100同位素,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钼同位素关键材料自主化供应的重大突破,改变了长期以来钼同位素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标志着我国在高丰度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可以批量获得钼同位素的国家,填补国内该技术领域空白,为保障人民健康、推动科技进步、提升核电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核网